北京商報訊 (記者 肖瑋 實習記者 南淄博 張恒)昨日,李克強總理開啟任期內第七次訪歐之行。6月28日至7月2日,李克強將赴歐盟總部出席第17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并順訪比利時和法國。對于李克強此次出訪歐洲,專家表示,中歐經濟有很多相通之處,基建、核能等將成為總理此訪的重頭戲,此訪或將推動雙方加密投資,為日趨緊密的中歐關系開啟新機遇。
在訪問歐盟總部期間,李克強將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等共同探討拓展中歐務實合作的新思路與新途徑。此外雙方還擬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并簽署區域政策、知識產權、海關、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協議。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王天龍認為,在經濟方面,傳統的中歐合作是貿易往來,而本次李克強訪歐將推動雙方加碼投資合作,有望使中歐在鐵路等基礎設施方面加速對接。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介紹,當前中歐經貿關系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歐盟連續11年位居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中國連續12年是歐盟第二大貿易伙伴,2014年中歐雙邊貿易額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同時,歐盟是中國重要的外資來源地,累計在華投資已接近100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歐投資雖然起步晚,但近年來呈“井噴”態勢,在歐盟的投資存量已超過500億美元,2014年中國企業對歐投資首次超過歐對華投資。
對近些年來在比利時乃至整個歐洲快速拓展腳步的中國海運集團來說,“一帶一路”為中國海運物流業在歐洲地區的發展帶來更多動力。中海比利時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東升認為,“一帶一路”的倡導一方面促使著他們加快轉型腳步,另一方面對整個行業的回暖帶來了積極影響。“隨著‘一帶一路’的實施,中國,尤其是中國的中西部到歐洲,再到中亞,物流路線有了更多的選擇。那么對于我們海運的影響,它首先是極大改變了世界貿易的格局,對集裝箱的箱量會有一個正面的影響。”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在李克強訪問法國期間,中法雙方擬發表關于民用核能合作的重要聯合聲明。事實上,兩周前,李克強專程考察了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他強調,核電不光要在國內發展,還要“走出去”,與歐美發達國家一同合作。現在看來,上述講話已經為中歐在核電方面的深度合作埋下伏筆。眾所周知,核能是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和重要領域。法國一直是我國核技術的最重要海外來源國,本次中法會簽署核能方面的重要文件,這對雙方未來清潔能源的利用等意義深遠。
另據分析,除了核能外,基建也是李克強此行的一大亮點。此前,為推動中國與世界經濟更深層次的融合,促進共同發展,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得到沿線國家積極響應。而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西端的歐盟則在大力推行結構性改革,實施經濟振興計劃,以期走出債務危機的泥沼。對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基建,歐洲經濟恢復也需要基建,但是這些地區都缺少資金,與中國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資金的困擾。
“目前歐洲深陷經濟泥潭不能自拔,急需一個經濟伙伴。歐洲是連接‘一帶一路’的重要地區,今年又恰逢中歐建交40周年,李克強此次訪歐正好能促進雙方交流合作,”王天龍說,“在未來合作方向上,中歐利益上具有一致性,在發展戰略和國家規劃方面,歐洲的‘2020戰略規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全面深化改革、‘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規劃有相通之處,這也為中歐戰略對接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總體來看,李克強此次歐洲之行預計將簽署70多項協議,總額數百億美元,其中不少涉及產能合作。專家認為,此訪有助于雙方在產能合作的“頂層設計”方面達成新共識,為雙方今后的合作做出新的指導和規劃,推動中歐產能合作邁上新臺階。
作者:肖瑋 南淄博 張恒
文章來源:網易新聞
http://news.163.com/15/0629/01/AT86VDA200014AED.html